溝通分析諮商法(Transactional analysis)

理論原則

溝通分析法的主要代表人物為柏尼,其對於人性的觀點是反決定論的,認為人是自由選擇模式,可不受幼兒時期經驗的限制,或是不受環境的影響,因此對於未來人們有相當的自主權,可自行決定未來生活的目標以及方向。根據上述而言,人會產生不理性的行為,皆由於自我狀態的偏差,以及在人際關係中不良的溝通關係,因此需透過溝通的諮商方式,來輔導當事人的健康心理狀態

諮商目標

  • 幫助當事人去除自我狀態的汙染情形。
  • 協助當事人使用各種自我狀態的能力。
  • 協助當事人發展至成人的自我狀態,以藉此建立有理解能力、有思想以及有能力支配自己生命的人。
  • 協助當事人排除不適當的心理狀態,並且建立全新以及健康的心理地位。

諮商過程

結構分析

此過程中是協助當事人了解自我狀態,包括瞭解自己的人格結構,如此才能使當事人發展出不受汙染的心理狀態,因此此過程中主要是幫助當事人培養出健全的自我狀態,並且利用成人的心理來進行人際溝通以及日常生活上的運作

根據上述可知,結構分析的過程中,著重於分析個體的人格,因此可協助當事人了解自己內在的衝突,並且可理智地分析與控制自我的表現,通常諮商員會協助當事人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 我是誰?
  • 我為甚麼會這樣做?
  • 我怎麼會這樣做?

溝通分析

此過程中主要分析兩個人彼此接觸時,互相交談或是傳遞訊息時,當事人的自我狀態交互作用的情況,因此透過溝通分析,可協助當事人了解不適應行為的原因以及過程中不當的溝通方式,在進一步協助當事人發展出良好的溝通方式,並且同時間去除不當的行為

遊戲分析

此過程的主要目的是,透過諮商員對當事人進行的心理遊戲分析,進而使當事人了解到自己介入心理遊戲的情況,以及此心理遊戲對他人的影響為何,並且協助當事人了解遊戲中所採取的溝通模式,最後可讓當事人學習如何停止心理遊戲,以及學習與人發展親密的溝通狀態,同時可隨時對他人付出正撫慰並且接受他人提供的正撫慰

參考資料: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6%BA%9D%E9%80%9A%E5%88%86%E6%9E%90%E8%AB%AE%E5%95%86%E6%B3%95&search=%E6%BA%9D%E9%80%9A%E5%88%86%E6%9E%90%E8%AB%AE%E5%95%86%E6%B3%95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