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涉入 (Task-Involvement)

尼可斯(J.G. Nicholls)認為從個人對自己勝任感的評論的差異來區分人類成就動機的類型,可分為工作涉入自我涉入(ego-involvement)兩種。

  • 工作涉入是類似於人類孩提時期以本身參照(self-referenced)的方式來解釋個人自己的能力
  • 自我涉入則是在進入學校後透過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的方式來解釋個人自己的能力

工作涉入的本身參照是以自己所知覺的成就水準來評論勝任感當一個人重做相同的工作時,若感到自己的效率增加了或需要的努力減少了,就顯示勝任感增加了。從事需要努力較多的工作,能給我們較高的勝任感,因為需要努力較多的工作能提供盡力完成的經驗或是能使我們發展更為完全的技能;而需要努力較少的工作,則只提供了較少進步的機會。因此,工作涉入型學習者的學習之主要目標是技能或了解的進步

自我涉入則是直接地或以自覺的能力水準來評論勝任感。勝任感不再是表現進步或是盡力完成,而是透過與同儕的社會比較,要花不需要比別人更努力而能使自己更卓越,或是要在不需要比別人努力而有相同成就之情況下,才能獲得勝任感。因此,努力可能帶來挫折,因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相同的工作,則顯示能力較別人差;相對地,工作涉入者更多的努力則顯示更高的成就感。因此,自我涉入型的學習者的學習目標是比較自己是否比別人能力更好

參考資料: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2181/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