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桃花源記〉一文,許多人和梁啟超一樣,把「桃花源」視為虛擬的「烏托邦」。以下引述的四段文字,哪一段最能證明它是虛擬的?
(A)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D)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答案為 (D)
- (A)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爲生。一天,他順着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 人們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
- (C)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 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裏人告辭離開。村裏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 (D)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參考資料: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0527/prose_translations/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