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是屬於選擇題類型(selection type)中的一種,是客觀測驗(objective test)的一種題型。適於測量各種從簡單到複雜的學習能力,一般標準化測驗以採用選擇題者為最多,其主要原因為此類型的試題能適用於不同性質的材料,具有較高的鑑別作用。
選擇題最常使用的種類有:
- 單一正確答案題型(one correct answer variety);
- 最佳答案題型(best answer variety);
- 多重答案題型(multiple-response variety);
- 類推題型(analogy variety);
- 組合反應題型(combined response);
- 否定題型(negative variety)。
選擇題在結構上包含兩個部分:
- 題幹(stem),可由直接問句或不完全的敘述句所構成
- 選項(option),正規的包含一個正確答案及若干個錯誤答案。題幹之後通常有三到五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屬於正確答案或最佳答案,其餘的選項稱為誘答項目(distracter)。
選擇題之編擬要領及命題原則如下:
- 每題所列選項數應該一致,以四個或五個為宜;
- 題幹的敘述須能清楚的顯示出題意,但避免過於冗長;
- 題幹宜力求完整;
- 每題的選項以簡短為宜,必要的敘述或相同的詞字宜放置於題幹中;
- 錯誤答案與題幹間應有相當的邏輯性和近似真實性;
- 正確答案的形式或內容不可特別凸出;
- 選項之間應避免有重疊的現象,且宜按選項的邏輯順序排列;
- 少用「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作為選項;
- 題幹盡量少用否定的敘述;
- 最佳答案題型,必須確信只有一個最清楚的最佳答案;
- 正確答案出現在各個選項的位置應隨機排列,且其次數大致相等,以避免猜測。
選擇題具有下列的優點:
- 可以適用於各種層次學習的測量:選擇題不但可以測量較低層次的知識性的學習結果,也可用來測量分析、綜合、評鑑等複雜成就的學習結果;
- 選擇題比是非題具有較高的信度:選擇題的選項通常都是四、五項,其猜測機率較低,因此其可靠性比是非題高;
- 最佳答案型式的選擇題,可避免是非題題意不清的缺點:是非題常會有題意不是絕對的對或對或錯的現象,採用最佳答案型式的選擇題,因選項並列,受試者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的答案。
但選擇題也有無法避免的缺點,如:
- 選擇題需包括足夠的具有近似真實性的誘答選項,才能具有鑑別力,因此編擬較為困難;
- 選擇題是要受試者從幾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答案,因此可能只測量學生辨認的結果,而非其正的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