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著重在決定何者應當相信或應當去做的反應性、合理性思考」。也就是對問題能蒐集證據,並正確且合理地反省、分析與評價,據以引導出實踐行動的能力。
內容
批判思考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發展學生批判思考的意向,亦即要培養學生具有批判思考的態度與精神,養成質疑和評估的習慣。
有助提升批判思考能力的教師教學行為
- 教師的發問
- 討論、多項溝通和鼓勵學生發問
- 合作學習:採異質分組
- 教師的反應:回饋
- 教師的候答時間:候答時間太短常不利學生的思考,若教師的候答時間較長(如三到五秒,或更長),學生比較會用心思考,所表達的概念也較完整。
- 教室內的座位安排:盡量讓學生能面對面看到對方。
- 教師的教學和行為的示範:教師本身教學表達清楚、教學程序有計畫且系統分明。
過程與內涵
以解決問題為開端,以有關信念與行動的決定作結束。作推論前,個人先詢求一個探討或推廣的基礎,這個基礎包括由他人觀察而得的訊息;個人先前所下的可接受的結論;以及從經驗、環境與學歷中所得的背景知識。在整個批判思考過程中,澄清的活動及批判思考的意象隨時都在發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