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動機是指個體行為未受到存在於行為本身的苦樂所影響,而是被行為以外的因素或獎懲所影響。換言之,當一個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別人的獎賞或避免處罰時,其行為即是受到外在動機的影響。在一九七三年時,雷波(M.R. Lepper)等人以兒童進行畫圖的實驗,發現原本對畫畫感興趣的兒童,當被分派到「預期獎賞組」時,反而減低了畫畫的興趣,因為這些兒童已將畫畫從遊戲變為工作了。從這個實驗可知,當一個人若是因外在因素而從事某件工作時,其工作的內在興趣就會減弱。
克魯格蘭斯基(A.W. Kruglanski)從歸因的觀點來解釋外在動機對行為的影響,認為一個人的行為究竟是受內在動機或是外在動機所促動,主要看他是將行為當作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或是當作是目的本身而定。譬如一個人在讀書時,若是抱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的想法,念書時就會覺得是一件苦差事。但若將讀書當作是追求學問,是學習做人的道理時,就會感受到讀書的樂趣。
狄西(E.L. Deci)的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on Evaluation Theory)也同意外在的獎賞具有控制人的行為的功能,亦即當一個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某種獎賞時,就會被此獎賞所牽引。但若因表現好而獲得不曾預期的獎賞時,獎賞就有了提供訊息的功能,而會提高其工作興趣。克魯格蘭斯基還進一步指出,若一個人的行為受到外在動機影響時,可能會採取極小極大策略(minimax strategy),即是會試圖只做最小的努力而想獲得最大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