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展階段

根據史登語言發展分成兩個階段:前語言階段、語言發生階段

  • 前語言階段(準備期):此期分2個階段
    • 咕咕期(Cooling,約1到2個月出現):發出像鴿子般的咕咕聲,會有簡單的發音,稱為爆發音,嘗試發出各種單音,稱為發聲遊戲(Vocal Play)
    • 呀呀學語期(Babbling,約4到6個月後出現):此期是語言發展的基礎,如mama、papa,但此時期的發音不具意義
  • 語言發生階段:為真正的語言產生
    • 單字句期(1到1.5歲)發出一個字來代表句子,輔以動作的表達,「糖」可能代表「我要吃糖」或「糖糖不見了」等意義
    • 雙字句期(1.5到2歲):發出如電報式的語言,又稱電報式語言,如:媽媽球球、爸爸吃。此時語彙會大量累積,稱為「命名爆炸」,常出現對文字過度延伸的情形(將貓也當成是狗),又因此時期喜歡指稱物體,故又稱為「稱呼期
    • 文法期(2到2.5歲):主要為簡單句的使用,開始使用代名詞形容詞,出現疑問句,並以自我中心思維為主,常使用以我─作為開頭的句子
    • 好問期(2.5到3歲)因果關係萌芽,喜歡探求事物,常問「為什麼

參考資料: https://mamibuy.com.tw/talk/article/107537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