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 國語文能力測驗-19

梁啟超〈臺灣竹枝詞〉:「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樹頭結得相思子, 可是郎行思妾時?」最接近本詞意旨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B)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C)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D)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室思〉)

  •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樹頭結得相思子, 可是郎行思妾時?
    • 我站在相思樹下,獨自訴說著相思,不論我的心裡是思慕你,抑或是怨恨你,遠方的你恐怕都不知道吧。當相思樹上結出一顆顆相思的果實,那會不會是你正在想念我的時候呢?
  •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 山上有木,木上有枝。山有樹木相伴,木有枝條相依。可是我心裡喜歡你,你卻不知道。
  •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這往日的情懷,只能留待以後,成為永遠的追憶。只是每當再想起昔日的感情,心底總會 有說不出的茫然與惆悵。

參考資料: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