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偏差行為的研究,以韋克曼(Wickman,E)一九二六年,為這方面研究的先驅,他研究小學老師與心理衛生專家對某些兒童問題行為的態度,國內有關此方面的研究不多,民國五十二年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陳靜慧小姐曾作類似的研究,調查對象為全省的國小教師。
另外,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林美珍小姐於七一年亦做過”教師與心理學家對學生問題行為的態度”研究,以韋克曼所編「五十年學生問題行為問卷」調查了三十四位心理學家與五六0位中學教師。
而Ellis和Miller(一九三九)也曾經根據故師的性別、婚姻狀況、學校級別、教學經驗做分析,結果如下:
- 女老師通常評定學生問題行為比男老師較為嚴重。
- 有十年以上教學經驗的男老師評定學生問題行為比十年以下教學經驗的男老師較不嚴重。
- 有十年以上教學經驗的女老師比十年以下教學經驗的女老師評定學生問題行為較為嚴重。
- 己婚與未婚的老師評定學生問題行為沒有差異。
- 初中與高中老師評定學生問題行為沒有差異。
Young-Matson發現問題兒童組與正常兒童組的行為差異是騷擾、破壞風紀、干擾其他同學等,顯著的與教師的評定相同。
Hildreth觀察不良適應的小學生行為是不穩定、神經過敏或差怯,而不良適應的中學生行為攻擊或不良的學習習慣。
Peck發現教師的評定受到學生性別的影響。
吳武典(民七八年)曾根據徐氏的分類法,就輔導的觀點,稍作調整與補充如下:
- 外向性行為問題─即通稱的違規犯過行為或反社會行為。包括:逃學、不合作、反抗、不守規律、濫發脾氣、撒謊、偷竊、打架、傷害別人、搗亂、破壞行為、欺負弱小、粗語辱罵等。
- 內向性行為問題─即通稱的情緒困擾問題或非社會行為。包括:畏縮、消極、不合群、不敢表示自己的意見、過份依賴、做白日夢、焦慮反應、敵意情緒、自虐、自殺行為等。
- 學業適應問題─成績不如理想,而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情緒上的困擾或行為上的問題。包括:考試作幣、不做功課、投機取巧、粗心大意、偷懶、偏愛某些功課而偏惡某些功課、學業成績不穩定、不專心、注意心不集中、低成就等。
- 偏畸習癖─或謂之不良習慣,多與性格發展上的不健全有關。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吸煙、飲酒、吸食藥物(毒物)、性不良適應(過度手淫、窺視、作弄異性、耽迷於黃色書刊圖刊、作異性打扮、不當性遊戲)等。
- 焦慮症候群─由過度焦慮引發而來,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或強迫行為,通稱為精神官能症或「神經質行為」。包括:
- 遭遇困難時,表現坐立不安、發抖、表情緊張。
- 由焦慮引發消化系統與循環系統的機能障礙,如嘔吐、肚痛、頭昏、心胸不適、全身無力等。
- 由焦慮引起強迫性思考、強迫性動作。
- 遭遇困難時,表現「歇斯底里」,即身體器官忽然產生感覺或運動機能的障礙,如手足麻痺、目不能視、耳不能聽、口不能言、身體痙攣、或忽然如產雙重人格般,變成另一個孩子,亂叫亂跳,但事後卻一點也不知發作中的情景。
- 精神病症候─其行為明顯的脫離現實,屬於嚴重的心理病態。包括兒童精神分裂症(如自閉症)、躁鬱症等。
參考資料: http://www2.nsysu.edu.tw/Hand-in-Hand/guidance/contents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