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教學法(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之學習方法,進行方式係依照學生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教師經由各種途徑鼓勵小組成員間彼此協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並同時達成團體目標。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不只對自己之學習負責,更要對其他學生之學習擔任共同之責任

合作學習之理由有以下二種:

  • 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之合作能力,包含合作之知識、技能和情意等方面,而合作正是社會所迫切需要的
  • 合作學習可促進全體學生學業上的學習成效,進而培養健康之心理,導正當前教育之缺失。

教學原理

  • 異質分組
  • 積極互賴
  • 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
  • 評鑑個人學習績效
  • 人際技巧
  • 團體歷程

教學過程

  1. 教學前之準備:
    1. 決定小組人數
    1. 進行學生分組
    1. 分配組內角色
    1. 安排教室空間
    1. 準備教材
  2. 教學實施:
    1. 說明學習任務
    1. 說明成功規準
    1. 建立積極互賴
    1. 設計個別績效評鑑
    1. 指出期許之合作行為
    1. 進行合作學習教學
  3. 學習評鑑與表揚:
    1. 追蹤學生之行為表現
    1. 提供學習任務社會技巧之協助
    1. 評鑑學習結果
    1. 進行學習表揚
  4. 團體歷程與教學反省:
    1. 反省團體歷程
    1. 反省及改進教學過程

模式

  •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 ,簡稱STAD)
  • 小組遊戲競賽法(Teams-Games-Tourament,簡稱TGT )
  •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II)
  • 小組加速教學法(Team-assisted instruction,簡稱TAI)
  • 團體探究法(Group investrgation,簡稱G-I)

參考資料: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5%90%88%E4%BD%9C%E5%AD%B8%E7%BF%92%E6%95%99%E5%AD%B8%E6%B3%95&search=%E5%90%88%E4%BD%9C%E5%AD%B8%E7%BF%92%E6%95%99%E5%AD%B8%E6%B3%95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