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性與可逆性(reversibility)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可逆性是合於邏輯的思考過程,最常用到的是數學運算以及所有屬於因果關係的問題。所謂可逆性,是指思考問題時,可以從正面去想,也可以從反面去想;可以從原因去看結果,也可以從結果去分析原因。如此,能夠使用順向與逆向兼顧的思考歷程,即稱為可逆性。而不可逆性即為不能夠用正反兩面去思考問題。
根據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知發展的研究發現:前運思期的兒童尚缺乏可逆的思考功能,也因而未具有守恆概念。例如,這時期的兒童還沒有質量守恆的概念。兩個完全一樣的球形泥塊之中一個被捏成香腸形時,便說二者大小不相同。他無法了解如果香腸形的泥塊再被依相反的方向捏回來,會還原成球形泥塊,而且兩個泥塊會一樣大。這種只能從其一方向去想,不能從相反方向去想的邏輯思考過程,稱為不可逆性。在這個例子裡,兒童也就沒有質量守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