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甄試考古題] 107-新北市-30

倪老師確信「在自由與架構之間找到適當平衡,是為創意學習建造豐富環境的主要關 鍵」,倪老師也運用「創意行動挑戰活動(Design For Change)」的法則,希望把班級經營成發展創意實作的園地。請問,倪老師的教育思想比較接近何種教育思潮類型?

(A)進步主義

(B)理性主義

(C)浪漫主義

(D)結構主義

答案為 (A)

註解:

浪漫主義

是指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中期橫掃西方文明,一種反對權威、傳統和古典模式的運動

浪漫主義的基本精神,是對人類天性的讚美,並宣揚感情至上,同時極力反對啟蒙運動的理性崇拜;因此對十八世紀以來所盛行的古典主義素樸、客觀和平靜的美學觀點,產生一種自覺性的反抗,轉而追求注重個性強調主觀性、非理性和自我表現

同時擷取歷史、文學的題材,以及民族奮鬥、壯麗的大自然作為其素材,發揮自由想像,以表達個人主觀的情感;也可以說,所蘊含的基本態度,是對自然的崇敬,以及對低下階層的人民和世界,懷抱深厚的情感及改造的熱忱。   浪漫主義在藝術方面盛行於十九世紀前半葉的歐洲大陸,包含數種表現形式的藝術,其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凸顯該運動外現的激情與直觀,以區別古典(Classical)風格的自制和理性

浪漫主義的創作者,大都認同哥德式的幻想精神,也嘗試恢復中古時代圖式化的原則;因此,在浪漫主義運動初期,曾被視為中古時期精神的復甦,但不同的是,浪漫主義的畫作,不論是視覺性或感官性的,均流露出高度的自覺,甚至包含當代情感的表現風格;其時風景畫乃是繪畫的主流,反映出了一種新的對待自然的態度,也就是亟欲藉由風景來提升性靈,以對當時文化上所充斥的衰頹與矯飾,提出有力的反擊;這種自田園出發的美學態度,主要是受到哲學家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回歸自然」的影響。   

作為浪漫主義繪畫主流的風景畫,在當時發展為兩種完全相左的方向:一是朝視覺化和戲劇性的發展,一則是致力於本土性鄉景外觀的研究;前者代表畫家有弗萊德里克(Caspar David Friedrick, 1774~1840)、特諾(J.M.W. Turner, 1775~1851),後者則如康斯坦伯(John Constable, 1776~1837)。菲特烈專注於意念和情感內涵的表現,常以孤樹的形象來暗示自然和心靈的可敬畏;透納則致力於色彩研究,發揮光的自然效果,創造出其動感,且富戲劇性的構圖;而康斯坦伯則追求真實地再現英國農村的自然風貌,他的作品深受巴比松畫派及寫實主義的畫家們所推崇。除三者外,浪漫主義的代表畫家尚有德拉—克洛瓦(Eugéne Dela-Croix, 1798~1863)、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 1791~1824)和普魯東(P.P. Prud’hon, 1758~1823)。   

一八四○年以後,浪漫主義所強調的高度自覺已日趨褪色,然其對自然細部描繪的關注,仍繼續發揮其影響力。此外,浪漫主義對表現力及非理性領域的探究,亦激勵了象徵主義(symbolism)、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和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等運動的誕生。   

浪漫主義在教育上,注意實實在在的個人,認識個人情緒、情感的發展優於個人心智的發展。在教育內容上,教育工作者重視個人情感及情緒的健全發展,強調文學、藝術、詩歌、戲劇、舞蹈等人文學科的重要性,對於過度偏向於知識的教育,浪漫主義的教育家由於重視情感、情緒及個人的感受等的教育價值,不表贊同;可說是教育上的另一種趨向。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

於1960年代興起於歐陸,深受語言學者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之論著所影響。它可說是一種以結構主義方法論聯繫起來之廣泛思潮或文化運動,語言學者Roman Jakobson(1896– 1982)、人類學者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心理分析學者Jacques Lacan(1901-1981)及馬克斯主義論者Louis Althusser(1918-1990),常被視為重要代表性人物。

運用結構主義方法論者,視同時間存在之現象、活動或事物之背後存在某種結構(structure)。這種結構先於個體而存在,且會以無形及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方式形塑個體之思考和行動。因此,人們之行動或由人們的行動所構成之現象、活動與事物,乃此種結構之具體展現和實現。若要理解它們的意義,必須把握構成個體的行動之結構,而非從人們的意識入手,因它對個體之行動並沒有發生決定性的作用。而這也意謂持結構主義方法論之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在獨立於意識或主體等概念之結構,即「結構的分析」為研究之重點。

除了上述,運用結構主義方法論者還視同時空存在之現象、活動與事物之間具某種聯繫關係,因它們存在一整體性的結構之中。因此,研究者不宜把焦點僅置於單一現象、活動或事物之詮釋,而應試圖把握具聯繫關係之種種現象、活動與事物背後的完整結構

然而,結構主義也因為太重視整體社會結構對人們的行動之型塑、滲透、制約與操控(即太過重視「普同性」之追求而忽略個體、差異與主體),而於1960年代中後期之後開始受到嚴厲之質疑。針對結構主義方法論取向加以批判與挑戰之論述,被稱為後結構主義(post structuralism),Jacques Derrida(1930-2004)、Michel Foucault(1926-1984)及Gilles Deleuze(1925-1995)等人,常被視為重要代表性人物。

參考資料: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