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檢定模擬試題] 國小-3-選-25

支持「慎思模式」(deliberation model)的課程發展者主張:

(A)慎思 模式的過程,乃是一種技術性的直線行動;

(B) 透過慎思,個人參與課 程決定;

(C)慎思是一種系統思考、回饋與調整的科學化過程;

(D)慎 思模式具有立場堅定、不公開的特性

答案為 (B)

註解:

慎思模式

慎思模式代表一種推理的方法,以探討課程應包括什麼的實際問題

慎思使人明白手段與目的會彼此影響,而且只要我們進行慎思,我們所慎思的現實就會不斷的修正

慎思是靠系統思考、回饋或調整,或神經機械學的原則(cybernetic principle)。

慎思的活動基本上是從問題開始,到擬定計畫,以及最終的解決問題

在動態與多元的社會中,我們如何能夠慎思,以便達成正確的行動(創造適當的課程)

課程的慎思必須敏於察覺參與者的社會結構,必須承認個人的政治立場,必須了解參與成員的心理歷程。參與慎思的人們將什麼知識形式與知識觀帶入歷程中?我們是根據什麼來相信他人的提案、想法與價值?他人是如何看待我們的觀點呢?

六個階段的慎思模式:

  • 公開的分享(public sharing)
  • 重視協調與爭論(highlighting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 解釋立場(explaining positions)
  • 強調立場的改變(highlighting changes in position)
  • 協商出同意的觀點(negotiating points of agreement)
  • 選擇決定(adopting a decision)

參考資料: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