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檢定考古題] 98-中學-選-29

陳老師鼓勵學生自訂班規、為自己的班級命名;在班級內展示學生的作品、提供學生參與教學決定的機會。陳老師採用葛拉塞(W. Glasser)的何種班級經營理論?

(A)選擇理論 (B)自我理論 (C)團體理論 (D)制約理論

答案為 (A)

註解:

選擇理論

認為行為是我們生活的中心環節。我們的行為被以下的五種基因導向的需要所驅動著:生存、愛與依附、權力、自由、樂趣。

選擇理論闡述了人腦海中存在的「理想世界」,理想世界伴隨我們的一生,人們把自己最珍惜的事物放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主要是和我們關係密切的人,引以為傲的東西,信仰,人生價值等。我們每個人努力工作和生活,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理想世界成為現實。

不快樂的原因是和人的關係的失敗,比如和自己的伴侶,父母,孩子,朋友或者同事。不快樂的症狀是各種各樣的,而且常常被認為是精神疾病。威廉·葛拉瑟醫生認為,「滿足」和「快樂」是有聯繫,但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性是一種「滿足」,但是和在溫馨的家庭中產生的那種持續的「快樂」是兩碼事。所以,基於選擇理論的新現實治療法,重在改善患者的人際關係

選擇理論認為,不快樂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表現,我們可以學習不同的行為來獲得更好的滿足現實療法就側重於幫助病患學會作出不同的選擇

十大公理
  • 在所有人的行為中,我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為。
  • 所有我們能夠給予其它人的只有信息。
  • 所有長期的心理問題都是關係上出了問題。
  • 有問題的關係總是我們當前生活中的一部分。
  • 過去痛苦經歷會對我們今天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回想痛苦的經歷卻對當前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當前重要的任務是改善當前的重要關係。
  • 我們被以下的五種基因導向的需要所驅動著:生存、愛與依附、權力、自由、樂趣。
  • 我們要滿足這些需要只能通過滿足優質世界中的圖像。
  •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所有能做的只是行為。
  • 所有的行為都可以稱為總體行為並且用動詞來描述,它包括四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動作、思考、感覺和生理活動。
  • 我們可以選擇所有的總體行為,但是我們只能直接控制動作和思考部分。然而,我們可以通過選擇動作和思考來間接控制我們的感覺和生理活動。

參考資料: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