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檢定考古題] 103-中學-選-9

艾斯納(E. Eisner)認為行為目標不能涵蓋多數的教育期望,因此提出「表意目標」(expressive objective)。下列何者屬於「表意目標」?

(A)調整電視螢幕使其清晰  (B)評估「老人與海」的重要性

(C)說出本課課文的各段大意     (D)能在十五秒內跑完五十公尺

答案為 (B)

註解:

表意目標

艾斯納(E.W. Eisner)的用詞,指經由學生設計好的學習活動,所產生的可能的課程結果;這些結果不事先設定,亦無預先建立的評鑑標準

這種目標近似於設計師或美工人員的工作;因為他們的工作雖然有規格或基本要求的條件,但是工作人員可以在這些基本要求之下,充分發揮特長,完成各種各不相同的成品

這些成品各依創意,沒有預定的標準樣式,所以表意的目標可理解為一種「使創意或構想、意見盡情表達」的課程目標。   

在「目標—結果」課程模式之下,課程的設計通常是預定學習的結果與成就標準,事先訂定學生在教學後應有的行為或認知表現;再以此種行為目標來評鑑學生的學習成就。

行為目標預設固定的認知或行為表現,非但在科學、數學、語文等方面的概念表達上,限制了學生在預期目標以外的表現,即使是藝術方面的表達亦有僵化定型的危機。

艾斯納認為學校的教育應鼓勵學生運用各種感官系統,獲得經驗、意識與感受,除了文字與數字之外,更要發展情性的活動與經驗,以培養廣泛的智慧與素養

所以主張在行為目標外,應有表意的目標,給予學生較多個人探索、判斷、選擇與創造的機會,在認知的過程中允許更開放的學習途徑,更能發抒個人的心靈感受

參考資料: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