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檢定考古題] 106-中學-選-24

欣欣中學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已歷三年。該校校長為獲得課程的實施歷程、成果及未來改進方向等訊息,組成課程評鑑團隊,其成員主要為該校各學習領域的召集人、資深優良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並另聘二位校外專家。此種做法屬於下列哪一課程  評鑑類型?

(A)外部人員課程評鑑   (B)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C)內部人員課程評鑑   (D)成果導向課程評鑑

答案為 (B)

註解:

外部人員評鑑

由方案發展小組以外的人員所擔任的評鑑稱為外部人員評鑑;由於選擇參與評鑑工作的外部人員,多以專家為主,所以史克立文(M. Scriven)也將之稱為專業的評鑑。   

支持外部人員評鑑的理由為:

  • 外部人員通常是評鑑專家,了解評鑑的原理與方法,能掌握評鑑的要點,使評鑑工作更為經濟有效
  • 外部人員立場客觀,不受限於方案的情境,能以異於內部人員的角度觀察到不同的優缺點,減少評鑑的盲點
  • 專家所作的評鑑較具公信力,能說服大眾,使評鑑結果能被採信與採行
  • 外部人員進行評鑑,可使方案發展小組專注於方案的執行工作,方案的實施成果可能更佳
  • 外部人員的評鑑可發揮督促力量,使方案的改進有效率

要言之,外部人員的評鑑能對方案發揮指導、督促、啟發的功能,使評鑑結果更具有公信力尤其在總結性評鑑與後設評鑑等,需要作總體價值判斷的過程中,更顯出專業評鑑的重要性。

學校本位評鑑

由學校本著學校本位管理的精神所做的自我評鑑,換言之,學校擁有自我評鑑權,實施過程中,須先了解學校情境及需求,據以訂定評鑑目標透過成員的共同參與,執行評鑑工作,並負起績效責任,落實民主自律,透過擴大參與而不斷精進。

學校本位評鑑係學校成員在專家協助之下,學習評鑑知能,且實在地執行學校層級評鑑,以建立學校內部評鑑的常駐機制,並透過內外部評鑑的連結與多元參與的真誠對話,以為學校發展改進與績效責任

內部人員評鑑

由方案設計或發展小組的成員擔任評鑑工作,稱為內部人員評鑑;由於方案發展小組成員多非評鑑領域的專家,所以史克立文(M. Scriven)亦將之稱為業餘的評鑑。   

由內部人員進行評鑑的理由主要有幾項:

  • 內部人員了解方案設計的考量與需求,由其擔任評鑑工作,可取得所需資料,獲得有意義的訊息
  • 內部人員其有充分的方案專門知識,而評鑑一個方案必然需要方案的相關知識,可以提出切要的問題,檢討方案成敗的關鍵因素
  • 內部人員與方案的成敗攸關,對於評鑑工作能投入較多心力,以求促進方案的改善
  • 便於進行形成性評鑑立即改進方案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尤其是有些需要長期觀察、紀錄的工作,必須有內部人員執行。

由上述理由可知,內部人員非但在評鑑工作中能提供有效的協助,本身亦能由評鑑中獲得立即的訊息,用以改進方案,尤其在形成性的評鑑中,更能顯出內部人員參與評鑑的益處。然而若純由內部人員進行評鑑,一則因評鑑的專門知能不足;二則立場可能不夠客觀、公信力不足;三則易產生盲點,而使評鑑結果不盡如理想。所以仍需要專家參與評鑑。

參考資料: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