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的過程中,某一個團體採用另一個團體全部或部分的文化而形成新的文化,這比較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歷程?
(A)同化(assimilation) (B)涵化(acculturation) (C)濡化(enculturation) (D)社會化(socialization)
答案為 (B)
註解:
同化
在文化方面,「同化」一詞,源自拉丁字assimulare(意思為促成相似),後來之人類學者與社會學者即以「同化」指「族群相遇後,一族群逐漸變成與另一族群相似的過程和結果」。
同化是一種原素改變、合併於其他元素而成的過程。以社會學而言,所要研究的原素是文化,所要研究的過程是一種文化為另一種文化所吸收及合併。
同化亦可說是個人或團體習得其他團體的文化的過程,個人生活於原屬的團體之中,接受團體的態度和價值觀、思想和行為模式,而同化於所屬的團體。一個團體接受另一團體的生活方式,而改變了原有的方式,是團體的同化。
同化是人類不同族群團體(ethnic groups)接觸的結果,其過程由初始接觸,到競爭和衡突,然後調適,最後同化。完成整個同化過程,可能要經過幾個世代之久。
一個團體被同化到何種地步,由多種因素而定,如文化遺產的性質、人數的多寡、與主體文化的接觸、經濟的適應、隔離的程度等。波肯(R.E. Porkand)和米勒(H.A. Miller)在〔舊世界特質的移植〕(Old World Traits Transplanted)一書中主張,在美國的外來移民終久要被同化的,因為他們不能永遠保存自己的文化。 同化是自然的,不需要助力的過程,遲緩而漸進,主要是一種調適過程,為順應之一種,如兩個族群團體,各有其文化遺產,一優一劣,劣者在優者影響之下,不知不覺地捨己從人,於是兩種文化之間的衝突獲得解決。優勢團體允許劣勢團體加入,並採用某些文化特質,可能產生文化的新生命力,對於優勢文化的發展亦有助益。
涵化
同化之前,有一相似的過程,稱為「涵化」(acculturation)有些學者認為這二個名詞為相似詞,有些則認為二者之過程重疊但仍有分別。涵化是同化的初步,同化是涵化的最後階段。
涵化之發生係當一文化團體與另一文化團體相接觸時,竊來或借入某些文化原素而併入本文化,並將本文化加以改變。
達成同化的快慢與接觸的性質有關,發生於初級接觸的同化,如在家庭或親密團體的同化,最自然而迅速。共同的語言為初級接觸所必需,因為同化有賴於溝通,而溝通需要共同的語言。文化的交流有助於兩個族群團體相互了解對方的態度、價值和情操,乃至於形成共識。另一方面,次級相觸,即間接的和外表的接觸,只能產生順應,不能產生同化。
兩個團體相接觸,其影響往往是雙向的。文化上的弱勢團體常向強勢團體採借,可是強者亦會有向弱者借入之情形,如文明的白人接觸原始的土人時,同時表現「授」與「受」雙重身分,雙方互相採借對方之文化特質。
優勢文化的某些特質為另一文化團體所採用,猶如鋪好一條路,等著劣勢文化去吸收。某些文化特質,只要兩個團體接觸,即能傳播。美洲印第安人很快地從白人學會飲酒和開槍,而美洲早期移民也效法印第安人吃馬鈴薯、玉蜀黍和其他食物。同理,美國的新移民,幾乎一登陸就穿美式服裝。借用文化特質是涵化而非同化,不過涵化是走向同化的必經之路。
某些因素會促進同化,某些因素則會阻礙同化。
有利於同化的因素,至少有下列六種:
- 容忍
- 平等的經濟機會
- 優勢團體以同情態度對待弱勢團體
- 接受優勢文化的影響
- 少數族群和多數族群的文化有相似性
- 混合或通婚
阻礙同化的因素,也有下列四種:
- 生活的孤立情況
- 優勢團體的優越態度
- 兩個團體間種族和文化的差異太大
- 多數族群迫害少數族群
戴維(M.R. Davie)在〔世界移民〕(World Immigration)一書中指出,美國公立學校是促進移民同化的一大因素;移民所生子女的美國化及移民本身的間接美國化,公立學校的功績不容抹煞。戴維認為另一種同化的力量是「外觀標準化」(standardization of externals),外來移民一入境美國就在外表上模仿當地人民,用同樣的傢俱、用具、汽車、穿同樣款式的服裝。但根據戴維的看法,人數眾多、缺少教育、封閉的心態等則是同化的阻礙因素。
至於少數族群同化的層次,高登(Milton M. Gordon)在〔美國生活中的同化〕(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一書中,把少數族群同化入主流社會的過程,分為七個階段:
- 文化或行為的同化:意指少數族群以主流社會的方式為導向,以改變自己的文化模式
- 結構的同化:意指少數族群大規模地進入主流社會的派系、俱樂部及各類機構等初級團體中
- 婚姻的同化:即弱勢族群與強勢族群之間大規模地通婚
- 認同的同化:意指弱勢族群發展出對強勢族群的認同
- 態度上接受的同化:指偏見消失
- 行為上接受的同化:意指差別待遇消除
- 公民的同化:意指價值和權力的衡突終能消除
在發展心理學方面同化是皮亞傑(J. Piaget)認知發展理論的觀點之一,指個體將外在的刺激或訊息,納入既有的認知結構或相關的基模中,形成認知結構的一部分。個體透過不斷「同化」與「調適」(參見「調適」)以維持個體的平衡,兩者是認知結構與環境適應的主要歷程。「同化」與「調適」的結果會拓展認知結構,即促使認知結構的發展。
依皮亞傑的觀點,兒童隨著年齡的增加,其認知結構亦不斷的改變。當外在的刺激或訊息與內在認知結構相一致時,亦即相平衡時,會把外在訊息加以吸收,同化而納入現有認知結構之中。但是當外在的訊息刺激與內在的認知結構不一致時,便會失去平衡。此時即使使用既有的認知結構去同化新訊息,也無法同化,所以必須改變或調適既有的認知結構去順應新的刺激。故認知結構具有動力性與改變性,透過一再的「同化」與「調適」,使認知結構不平衡趨於平衡,所以認知結構由簡單、粗略變得更複雜、更精緻。經過這樣的歷程,個體的認知便一再的擴展與成長。
濡化
潤澤化育。個人自幼開始、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學習某種生活模式而成為其社會中的一分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