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交感神經系統常使個體在鬆弛狀態時發生作用,而交感神經系統則在個體緊張而警覺時發生作用,支配這兩種在功能上有拮抗作用的是腦中的那個部分?
(A)視丘 (B)下視丘 (C)邊緣系統 (D)大腦皮質
答案為 (B)
註解:
視丘
間腦的一個主要解剖結構。
人類的視丘基本上是兩個球形的結構,各長約5.7公分,關於中矢面對稱分布,與兩側第三腦室相鄰。
在30%的人當中,兩側視丘通過視丘間粘合(adhesio interthalamica)有一定程度的連接。
除了嗅覺之外,其餘各種感覺訊息都經過視丘,再傳送到大腦皮質。因此,視丘有時被稱為腦的中樞。
下視丘
調節內臟活動和內分泌活動的較高級神經中樞所在,又稱視丘下部。位於視丘的下方,腦幹的上方,控制身體多項功能。其區域包括間腦腹側的大部分區域,通過腦垂腺連接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在人體中,它和杏核的大小相當。
通常將下視丘從前向後分為三個區:視上部位於視交叉上方,由視前核和室旁核所組成;結節部位於漏斗的後方;乳頭部位於乳頭體。
它位於腦的底部,連接第三腦室的兩側。下視丘腺體調節體溫、血糖、水平衡、脂肪代謝、攝食習慣、睡眠、性行為、情緒、荷爾蒙(例如:腎上腺素及皮質醇)的製作,以及自律神經系統。它接收從自律神經系統而來的訊號,並決定相應的行動。
當人類遇到恐懼或興奮的事情,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會向視丘下部腺體發出訊號,從而使身體加速心跳和呼吸、瞳孔擴張,並增加血液流量,以使身體能夠及時作出相應的行動。雖然它在身體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但它的體積只有整個腦部不足1%的空間。
下視丘能通過下述三種途徑對機體進行調節:
- 由下視丘神經核發出的下行傳導纖維到達腦幹和脊髓的自律神經中樞,再通過自律神經調節內臟與許多身體活動;
- 下視丘的視前核和室旁核發出的纖維構成下視丘-腦垂腺徑到達腦腦垂腺神經部,兩核分泌的血管加壓素(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沿著此纖維流到腦垂腺後葉(神經性腦垂腺)內貯存,需要時在神經調節下釋放入血液循環;
- 下視丘分泌多種多肽類神經激素對腦垂腺前葉(分泌性腦垂腺)的分泌起特異性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稱為釋放激素或抑制釋放激素。
邊緣系統
包含海馬體(Hippocampus)及杏仁體(Amygdala)在內,支援多種功能例如情緒、行為及長期記憶的大腦結構。這種被描述為邊緣系統的腦部結構與嗅覺結構相近。
大腦皮質
又稱為大腦灰質,或簡稱為皮質或皮層,是大腦的一個解剖結構。大腦皮層是端腦的一部分,屬於腦和整個神經系統演化史上最為晚出現、功能上最為高階的一部分。
根據空間位置,大腦皮層被分為幾個葉。每個葉是空間上連通的一部分皮層。以下列出的是這些分區的名稱及目前學術界所認為的主要功能
- 額葉:高級認知功能,比如學習、語言、決策、抽象思維、情緒等,自主運動的控制。
- 頂葉:軀體感覺,空間信息處理,視覺信息和體感信息的整合。
- 顳葉:聽覺,嗅覺,高級視覺功能(例如物體識別),分辨左右,長期記憶。
- 枕葉:視覺處理
- 邊緣系統:獎勵學習和情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