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檢定模擬試題] 教-1-選-7

有關蓋哲爾(J.W.Getzels)與謝倫(H.A.Thelen)班級社會體系理論的內涵,下列何者敘述為非?
(A)教學活動是一種藉於角色和人格之間的一種動態歷程
(B)教育制度中的角色期望必須符合社會上的文化價值
(C)教師必須了解教學過程中個人與制度兩方面的資源和限制
(D)教師應調整制度中的角色期望,以適應個人人格的需要,此謂「人格社會化」(socializationofpersonality)。

答案為 (D)

註解:

蓋哲爾與謝倫班級社會體系理論

人類在社會體系中表現社會行為,通常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制度方面

制度中的角色期望
團體規範面
必須符合於社會的一般思潮、習俗或文化價值

個人方面

個人的人格特質與需要傾向
個人情意面
身與心的發展具有密切的關連,要了解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與需要傾向必須考慮其生理因素。

此一理論模式可以用以闡明教學情況中行為改變的問題:

人格社會化

約束個人情意的傾向,以適應團體規範的要求

角色人格化

調整制度的角色期望,以適應個人人格的需要

強調動態權衡的方式:這種領導採取動態權衡決定的方式。「教學活動可以視為介於角色與人格之間的一種交互作用。

參考資料:

  • 陳奎喜(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