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檢定考古題] 98-青-選-27

剛入學的國一新生小楊在校完全不願開口講話,父母告知導師小楊被診斷為「選擇性緘默」。導師最適合採取下列哪一種作法?

(A)不用擔心,安靜一點的學生有助班上的秩序

(B)盡量在上課時主動點他發言,提供練習的機會

(C)明訂賞罰規則,有發言就給鼓勵,不回答就處罰

(D)先接納他可以不講話,但善用同儕與老師的資源影響他

答案為 (D)

註解: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是一種社交焦慮症,患者有正常説話的能力,但在特定情境下就是說不出口。《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把選擇性緘默症描述為兒童的罕見心理失調。患有這症的兒童和成人能正常說話和理解語言,但在某些社交場合卻無法說話。他們其他行為和學習能力都正常,儘管他們會不願意參與團體活動。這就像是極端的害羞。但是症狀的保持和程度,顯然與害羞相異,譬如一個小孩在學校裡完全靜默,在家中卻能自由說話,不過如有陌生人在場可能又令小孩靜默。

語言治療師會在醫院或診所診治選擇性緘默症,而有時候選擇性緘默症是廣泛性發展障礙或精神障礙的症狀。

選擇性緘默症常會誤診為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候群,尤其若在心理學家面前表現得特別退縮。很不幸的,這可能令治療方法錯誤。

以前的英文病名elective mutism,顯出對此症的誤解普遍,甚至心理學家也不例外:誤以為患者自己決定在某些場合緘默,但實際上是他們的極度焦慮迫使他們緘默,即使想說話,也不能發出任何聲音。為了表示其非自願性,1994年,其英文名從帶有自願含義的舊名,改為中性的selective mutism。

此症的發生比例仍不清楚。由於公眾極大部份不知道此症,很多個案沒被發現。以有紀錄的個案統計,發病率為1比1000。但在《美國兒童及青年精神病學院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一份2002年的研究中,這比例提高至7比1000。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病因,但有證據顯示有遺傳因素,女性比男性患者較多(Steinhausen and Juzi, 1996)。

治療

與一般看法相反,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的情況不一定在長大後改善,故此年輕時即應積極接受治療。否則,症況只會自我加劇,患者被視為不說話的人,令他們更難開口。這時轉換環境(如轉校)到他人不知道其症狀的地方,或許能有幫助;而學校方面,亦盡可能對學生採取調適措施,例如:容許學生在需要開口說話或歌唱的評估作免測考安排。

有時候在青少年時治療會更困難,但並不一定。

強迫孩子說話不會有效,通常這樣只會令焦慮更強烈,從而加深症狀。他人常常把這表現當作出於自願及控制性的,因為這時孩子會斷絕一切溝通和肢體語言,而被視為無禮。

確實的治療方法取決於患者本身,年齡及其他因素。通常對較年幼孩子用刺激漸消法

一些精神病學者認為,處方非常少量的焦慮藥物可能有效,份量增多則反會令症況更差。有的認為精神科藥物無論份量多少,其副作用都危害任何小孩,抵消短暫的幫助。他們主張以行為和心理方法治療。

刺激漸消法(Stimulus Fading

患者被帶到受控的環境中,與一個他感到舒服可以對話的人一起。經由數個小步驟把另一個人帶進去

這些步驟常分開不同階段完成,把另一個人帶到患者說話的圈子中,稱為滲入法首先帶入去的人,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

減敏感法(Desensitization

先讓患者以間接方法溝通,為下一步作心理預備。這些間接方法包括電話、錄音講話、電郵、網絡聊天,直到他們能更直接地溝通。

藥物治療

有精神科醫生認為,有證據顯示抗抑鬱藥可能有效治療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例如百憂解。雖然醫學界不少人相信,這些精神科藥物能足夠減輕焦慮,以開始溝通,但有一些堅決反對給予兒童藥物治療,指出行為焦慮障礙和基因的關連缺乏醫學證據。自從有藥廠遭控告,秘密內部研究報告被公開後,反對的意見更強烈。這些報告指出百憂解和其他SSRI類抗抑鬱藥,增加自殺和精神分裂的風險,而且,諷刺地,藥物對大腦有害,會影響語言和正常社交發展。

參考資料: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