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檢定模擬試題] 國小-1-選-4

王老師強調「學習風格取向」的教學理論基礎是哪一心理學派?
(A)行為主義
(B)人本心理學
(C)建構理論
(D)社會學習論

答案為 (B)

註解:

學習風格取向

看重每個學生學習特質,也就是重視學生的自由選擇、責任,進而適性教學。

行為主義

認為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

基本假設

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
把環境看成是刺激,伴隨的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環境,儘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
有效學習的基本原理就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有效聯結造成行為的預期發生
對於有效學習的條件,行為主義理論更加強調學習者的外部條件,如環境、刺激等的作用
實施個別化教學,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強化,以及教師開展良好的課堂管理都有助於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

人本心理學

強調的是個人的「自我導向」,鼓勵去開發自我潛能

建構理論

起源於皮亞傑

兒童是透過認知基模去探知自然現象
皮亞傑關注的是:體認知發展過程的進化,並且認為認知的過程即是一種適應的過程,適應可以經由同化調適兩種形式來完成。

基本原理
  • 人們知識的形成是主動建構而產生,並非被動的接受。
  • 人們的知識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並非說明世界的真理。
  • 人們的知識有其發展性、演化性,並非一陳不變。
教學原則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由於建構主義學習活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而且是真實的,因此學習者更具有興趣和動機,能夠鼓勵學習者進行批判型思維,建構主義教學原則如下:

  • 把所有的學習任務置於較大的任務或問題中;
  • 支持學習者發展對整個問題或任務的自主權
  • 設計真實的任務
  • 設計任務和學習環境,可以反映學習者在學習結束後能適應有效行動的複雜環境;
  • 給予學習者解決問題過程的自主權;
  • 設計支持並激發學習者思維的學習環境;
  • 鼓勵學習者根據可替代的觀點和背景去檢測自己的觀點;
  • 提供機會並支持學習者對所學內容與學習過程的反思。

社會學習論

提出個體的行為在社會情境下會受到他人的影響
班杜拉提出觀察學習及模仿之概念。

觀察學習

係指個體以旁觀者角度觀察他人行為即可學習

模仿

個體由社會情境中的個人或團體行為作為觀察學習之歷程。

參考資料:

有疑問? 留個言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